依據最新的理論,氣喘主要的病理機轉是「發炎反應」,是肺組織有炎性滲出液,當今氣喘的治療策略已從過去的氣管擴張劑轉為類固醇。

氣喘衛教的重點宣導用類固醇「長期保養」-「穩定用藥,以「保養藥」的觀念來使用藥物,天天保養氣管、控制發炎反應,才能自在生活、順暢呼吸。」真的能「保養」嗎?

身體所以會做某種反應,是因為「身體必須做這種反應」:流汗是為了要散熱;高血壓是因為血管「生銹」了,血流不順暢,不足以供應VIP器官(腦、腎、心、肺…),所以只好收縮血管(減少不重要的供血),加強心收縮力來應對。

用抗高血壓藥只能救急,藥效一過,身體自然會再昇壓。而流鼻水是要黏住灰塵、病毒,鼻塞是要阻擋入侵,氣管收縮、肺組織滲出液、白血球浸潤,都是發炎反應,是身體的自我防衛,這些防衛透過複雜的訊息來完成,組織氨、白三稀……就是這些防衛系統的「動員召集令」之一。

抗組織氨、白三稀抑制劑的作用機轉就是「攔截」「動員召集令」,類固醇則是全方位的抑制身體的免抑系統。

緊急時,若情勢對我不利,為了顧全大局,下令「不要抵抗,『吞下去!』」是保命的權宜之策,類固醇氣管擴張劑用於緊急救命功不可沒。但平時也長期用類固醇來抑制免疫力,說是「保養」就令人費解了。

氣喘的病理生理機轉(2008年文章)

依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的資料,台灣的氣喘盛行率由民國63年的1.3%,到民國91成長到19%。30年來增加了15倍,診所越普及,就醫越方便,氣喘盛行?率反而越高,這是甚麼道理?

現代醫學將氣喘的病理研究得很清楚,這幾年來西醫學界認為氣喘的發作病理機轉主要是呼吸道的炎症反應。

氣喘的呼吸道發炎反應涉及「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 T淋巴細胞」,這些細胞能釋放出多種炎性介質,如「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組織氨」、「前列腺素」等,從而引起黏液(痰)分泌、黏膜上皮細胞損傷、微?血管滲透性增加、呼吸道的腫脹、自主神經雜亂等。

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西醫認為氣喘的病理生理變化主要是氣管平滑 肌的收縮伴有發炎反應,所以治療的方針主要是發作時使用氣管擴張劑(如氨茶鹼Aminophy?lline、乙型受體刺激劑-βreceptor agonist-如Ventolin)。近幾年將氣喘的病理生理學定位為「呼吸道的發炎反應」,所以現在西醫治療氣喘的主軸已由「使用氣管擴張劑」轉為 「使用類?固醇」。而且為了預防氣喘的復發,建議「低劑量的類固醇」平時長期使用。

*類固醇的危害

*因為長期使用類固醇有全身性的副作用,類固醇會降低身體的免疫 力,會影響兒童骨頭的生長發育等,所以藥廠就研發許多新一代的類固醇,長效、中效、短效的,紛紛出?爐,劑型也有口服錠、緩釋性的、吸入性的、噴霧、乾粉 等五花八門,標榜著「長期使用吸收量很小,對身體的毒性低,不太影響兒童骨頭發育」等等。最近又研發出白三?稀素接受體拮抗劑 (MontelukastSodium,代表藥為「欣流」Singulair)

,因為此藥的作用機轉是透過抑制炎性介質-白三稀與其受體結合來抑制發炎反應,作用點與類固醇不同,所以藥廠就大肆宣傳此藥安全性高,成了當紅的氣喘治療藥。

*戰略錯誤,再好的戰術都不對

西醫對疾病的治療擅長的是「對抗療法」,由病菌所引起的疾病,例如淋病、梅毒等,過去西醫用抗生素作對抗療法有一段輝煌的成果。

但是,氣喘時的氣管平滑肌收縮及?炎症反應,大部份並非由病菌引起,用類固醇或是氣管擴張劑對抗氣喘,不但不是在對抗敵人,反而是在對抗自己。

基本上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病理相似,都是身體為防止?異物入侵,而做的「關門反應」。

鼻子用鼻充血與鼻涕塞住鼻道,叫做鼻塞,氣管用氣管平滑肌收縮、痰液分泌來堵住呼吸道,就是氣喘。

用西藥的抗組織氨、鼻充血解除?劑來治療過敏性鼻炎,解除鼻塞後反而會讓身體的防線向內退到細支氣管,而變成氣喘。

西醫花了很多的精神去研究氣喘與過敏性鼻炎時鼻塞、流鼻水、打噴嚏與氣喘時氣?管收縮、痰液分泌、黏膜腫脹的啟動機轉,又去研究相對的藥物,針對這些機轉來消滅掉這些反應,以為將這些反應消滅掉就是「治病成功」。卻從來沒去想過:「身體是?為了生存才會有這些反應」。

人類
是地球上演化最成功的生物,能夠生存至今,有其能生存的道理。人體是可以自我診斷,自我防護與自我修復的。感冒、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水、打噴嚏與氣喘 氣管收縮、氣道炎症反應,全部都是身體面對環境的變化,所做必要的自我防護,其中或有少數的過當,但是卻很少出錯,但是西醫治療思考卻?常常做過多不該做 的干涉,結果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製病」。

*氣喘、過敏性鼻炎,都是因身體「虛」

當感冒時,外邪入侵(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呼吸道時,身體經由 自我診斷系統偵測,若無法以常規方式來排除這種外邪,就會利用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的動作來自我防護,這是身體必要的自救方式,但西醫卻用感冒藥來消滅這 些自救反應。平常的小感冒應該讓其自然痊癒,在自癒的過程中,身體才能訓練出抵抗力。

中醫的黃帝內經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體虛的人,遇到小問題無法用一般和緩的方式來處裡,一下子就發動比較激烈的反應,這就是過敏。

如果在感冒早期吃中藥來能協助身體完成?這些反應,感冒更易自然痊癒。中醫常用生薑紅糖湯來治風寒感冒,就是這種「順勢療法」。

但是西醫治療感冒卻是用「逆勢療法」消滅身體的自救反應,吃了感冒西藥,?表面上很快把自救反應壓制,反而使身體的免疫力變虛。

長期使用感冒藥之後,鼻子反應變敏感成了過敏性鼻炎,再進展下去,會使呼吸道防線退守到細支氣管,一個小小?的感染,病原就可以「長驅直入」,直達肺泡,引發細支氣管全面性收縮,這就是氣喘。

使用類固醇、白三稀拮抗劑都只是強制身體的最後一道防線不要防守,在氣喘發作?時不能換氣會有生命危險,只好如此救命。

當氣喘症狀緩解之後,理應「強化身體,重整山河」,豈可再借助類固醇來壓制身體的防線,說類固醇能「保養」身體,藥理機轉上根本說不通。

長期用類固醇來壓抑免疫力只會讓身體越來越虛。中藥的複方在緩解期可用來提升免疫力,是老祖宗經過二千多年的實踐存留下來寶藏,在我自己的門診?裡我也親眼見到其療效。

台灣的醫政主流非常剛愎,不相信二千多年歷史的中醫的實證,卻輕信外國藥廠不合理的說法。

西醫的類固醇用於氣喘發作急救絕對正確,而在身體的免疫力還未完全回覆期間,暫用低劑量的類固醇來預防發作,也還算情有可原,但鼓勵患者長期吃類固醇來「治癒氣?喘」,卻是讓人不敢茍同。

要強化免疫力應該使用有效的中藥複方方劑。衛生署主政者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醫院、診所越開越多,類固醇用很多,雖然控制住氣喘,卻只?能「苟延殘喘」暫不發作,氣喘的盛行率反而越來越高。

西醫治氣喘 急性期:「戰略、戰術都正確。」 緩解期:「戰術正確,戰略錯誤。」

從救急的角度來看,類固醇還真是「美國仙丹」。但是到緩解期還使用類固醇就值得商榷了。醫學上有許多疾病都是因免疫力的失調,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這些疾病西醫只能用類固醇來壓抑。

西醫並沒調整免疫力的藥,類固醇是很強的壓抑藥。

中醫治病「查色按脈,先別陰陽」,「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調整陰陽虛?實」就是在調整免疫力,很多的中藥方劑都能調整免疫力。

西醫治病是將身體自救所產生的反應給消滅掉,中醫治病卻是協助身體去完成這些必要的反應,那一種比較合理??應該是很清楚的。

藥廠黑幕市面上有一本書叫「藥廠黑幕」(商周出版),描述在美國製藥業是第二大賺錢的企業。

其中黑幕重重,藥廠挾著雄厚的財力當後盾,常遊走於國會並組成利益團體,還會利用醫學界來為其產品宣傳。

藥廠考量的是本身的利潤而非民眾的健康,當一種藥的主要用途是救急時,表示只會短期使用,銷售量不可能太大,藥廠就沒有高利?潤。如果一種藥能讓民眾普遍使用,天天使用,最好能用一輩子,這樣藥廠就有很大的利潤。

過去我還是醫學生時,氣喘治療是發作時以氣管擴張劑控制,輔以類固醇救急。平時並不需要吃類固醇,因為氣管擴張劑有心悸的副作用,所以用量不可能很大。

最近幾年?,氣喘的病理機轉改為「呼吸道的炎症反應」為主,類固醇的使用優於氣管擴張劑,而且藥廠還建議平常用低劑量的類固醇來「預防」氣喘發作,類固醇用量變大,藥廠當?然高興得很。

在全世界都成立這類的「氣喘衛教學會」在推動長期服類固醇,台灣也都跟進,但仔細觀察這些學會活動的背後,都可看見藥廠的影子在幌動。

從基本的藥理學來看,類固醇是在壓抑免抑力,長期使用不可能增強免疫力,而氣喘、過敏性鼻炎的根本病理是是身體與周圍環境來比,相對的「虛」,根本治療的方嚮應?該是要讓身體強壯。

長期使用類固醇只會讓身體更虛。在這一步驟,用老祖宗的中藥複方來調整氣血遠勝過類固醇。

用類固醇來預防氣喘發作,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當有一天類固醇壓不住時,患者可能就是死路一條。

轉載網址:http://過敏性鼻炎.org/%e6%b0%a3%e5%96%98%e4%b8%8d%e8%a6%81%e7%94%a8%e9%a1%9e%e5%9b%ba%e9%86%8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890n1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